返回 我的 全国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回眸十四五·聚力再出发|用实招硬招托起群众“教育获得感”

2025-11-11 09:37:52  人气:1252

“十四五”时期,山东教育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以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澎湃的山东力量。近期,“山东教育发布”推出系列评论文章,和您一起回眸山东教育五年来发生的重要变化。




用实招硬招托起群众“教育获得感”

——砥砺奋进“十四五” 教育强省谱新篇系列评论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山东教育系统的不懈追求。“十四五”时期山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政策落地见效,交出了一张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学前教育破题,为年轻家庭“卸担子”。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点,关系到亿万儿童健康成长2025年秋季学期起,山东推行学前一年免保教费政策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位近20万个一系列举措让年轻的父母们养育成本更低、肩上担子更轻

为将教育公平落到实处,解除务工家庭后顾之忧,山东健全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机制,99.8万名孩子全部在流入地就近入学,且绝大部分学生都进入公办学校就读。通过便民利民举措,让教育起点公平变得可知可感,彰显了以民生为本的教育温度。

立法保障特教,用法治力量守护“特别的爱”。作为全国首部地方性特殊教育条例,《山东省特殊教育条例》将于2026年实施,标志着山东特殊教育迈入法治化、系统化新阶段。条例构建了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全链条特教体系,突出融合教育理念,强化职业发展支持,让每一名残疾儿童青少年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山东是人口大省,也是特殊教育大省,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安置率稳定在99%以上全面实现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的基础上,《山东省特殊教育条例》进一步以立法形式巩固实践成果,实现了从“有保障”到“有法依”的跨越,为国家层面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经验”。

聚焦“关键小事”,在教育细节里传递温度。教育民生的温度,往往藏在校园内外的一个个细节里。通过升级建设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平台,全面提供群众子女报名入读义务教育学校“一网通办”服务,山东实现具有本县域内户籍和登记房产居民子女报名入学“零证明提交”,最大限度减少持居住证居民、无登记房产居民等特殊类型网上提交证明材料数量全面提升群众子女报名入学的便利度、满意度、获得感。自2025届毕业生起,山东实现普通高中毕业证全面电子化,通过为全省800余所高中定制“智能签章系统”,有效解决电子签章变动问题,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开证明’到‘数据代跑秒调取’的服务升级。

校园里,山东开发中小学校课后服务课程11.8万门,惠及学生800余万名,让中小学生课后有去处、成长有陪伴,从而有效衔接家长下班时间破解“接娃难”难题。作为守护学生饮食安全与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建好校园食堂的意义远不止于后勤保障,更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与社会的信任。山东高标准办好全省18141个学校食堂,以最严、最实举措,切实让孩子们吃得安全、营养、可口、实惠把家长的“忧心事”办成了“暖心事”。

资助全程覆盖,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学生资助是教育公平的托底工程。山东建立健全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学生资助体系,“十四五”时期投入398.1亿元累计惠及学生1338.5万人次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作为全国首个学生资助服务政府类地方标准《山东学生资助服务规范》出台,以及学生资助一网通办平台的上线构建了资助对象认定精准到位资助标准确定精准到位资助资金发放精准到位”的闭环管理,确保了资助工作从人找政策政策找人的落地见效。

这是一条看不见却感受得到的“保障线”,它守护的是梦想,温暖的是人心。

服务背后是民生,政策背后是初心。“关键小事”到“制度大事”,从“当下纾困”到“长远布局”,山东从细微处回应群众关切,让教育关怀渗透到每一个环节把教育改革的成果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张“十四五”民生答卷,不仅写满了山东教育人的担当与温度,也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齐鲁实践”。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山东教育将更加注重公平与质量并行、关怀与创新并举,以更坚实的步伐,迈向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温度的“十五五”为每一个孩子铺就成长之路,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教育力量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课程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qq邮箱:123-9122-590@qq.com,我们将在收到您的反馈3个工作日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