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全国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幼小衔接怎么做?师生家长一起看

2025-09-01 17:49:12  人气:91

新学期的大门已经打开,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一次校园环境的改变,更是一次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的飞跃。幼小衔接,是一道重要的桥梁。如何让这段跨桥之旅充满温暖与乐趣,如何让孩子带着笑容迎接新的成长,一起来看——


01

幼小衔接,家长怎么做?

引导树立积极态度。正面引导,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兴趣,切忌吓唬孩子,使他们对上学产生困惑和焦虑。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坚持早睡早起,主动收纳、整理自己的衣物、图书、玩具和文具,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支持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参加集体活动时遵守规则,和别人说话时要专心听,不打断别人。

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孩子喜欢阅读,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02

幼小衔接,幼儿园怎么做?


幼儿园要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三年科学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

全面科学准备。将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教育等几方面有机融合和渗透,不能用小学知识技能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某一方面的入学准备教育替代全面准备。

把握保教重点。从入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身心基本素质,循序渐进,到大班重点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能力,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

尊重发展规律。把入学准备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各类活动中,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积累经验。


03

幼小衔接,小学怎么做?


小学应将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作为低学段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主动加强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积极探索丰富适宜的入学适应教育途径和方法。

设置入学适应期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作为幼小衔接适应期,积极调整低学段的课程教学及管理方式,创设与幼儿园相衔接的班级环境,适度调整作息安排,提供一定数量的图画书、玩具和操作材料。

严格零起点教学不以部分儿童超前掌握的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严格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已有水平和经验基础,开展课堂教学。

关注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给予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支持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强化以儿童为主体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改革教学评价方式,重点关注教师是否熟知儿童身心发展状况和特点,课程实施是否能有效帮助儿童适应小学生活和激发学习兴趣。

加强家校协同。密切与家长沟通,了解儿童基本情况,及时与家长分享幼儿的成长和进步,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建议。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科学衔接理念和知识,帮助家长解决困惑。


04

提前对孩子进行小学知识的灌输和训练有哪些危害?


损害身心健康发展。抽象的知识学习超出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违背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让孩子难以胜任,感到学习是痛苦的、失败的,产生心理压力,甚至诱发厌学倾向。

扼杀想象力创造力。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会禁锢孩子的思维,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不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孩子缺乏学习后劲。

不利于学习习惯养成。孩子会因为提前学过而养成上课不专注、不爱思考的习惯,甚至会因为提前学的内容不准确、不规范而导致难以改正,适得其反。


05

孩子入学准备要提前识字、写字吗?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会从零开始教写字,老师们会采用专业的方法,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引领孩子走进汉字书写的美好世界。在上学前,保护孩子识字写字的兴趣,比教孩子识多少字、写多少字更重要。家长朋友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孩子写字兴趣:

多种方式感知文字符号。通过看、读、猜、玩、找等方式,和孩子一起读读认认感兴趣的文字符号,如指示牌、传单、商品包装等。支持孩子把自己的想法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耐心倾听和欣赏,不简单评价孩子说得不对、写得不好。

提高手部肌肉能力。如扣扣子、系鞋带、用筷子、剪纸、折纸、搭积木等,都可以为更好地握笔、运笔打下基础。

欣赏孩子的创造性表达。鼓励孩子在外出游玩、阅读和游戏后,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画出来,听他们讲讲画了什么,给他们自由写画、创造性表达的机会。

不急于规范性书写训练。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和他们探讨汉字的组成规律和特点,但不必过于强调笔画、笔顺和美观,以免扼杀他们对汉字的兴趣和热情。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课程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qq邮箱:123-9122-590@qq.com,我们将在收到您的反馈3个工作日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