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全国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微信「圈层算法」,终于有了和今日头条一战的可能

2019-02-11 18:17:15  人气:70238

微信更新 7.0 版本了,除了 UI 变化和添加「时刻视频」,一大重点是再造了内容分发机制。

这是令我感到意外的一次更新。

之前和一个微信团队出来的朋友聊,我提到「订阅号」这个入口越来越废弛、黏度在下滑;朋友圈也在越来越被透支;发到群里吧,很多人又拉不下面子,何况不少群里广告齐飞,噪声多于精华。

一篇文章总共大约上述三个入口,这样捋一捋,微信的内容机制,在效率和精准度上都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

更可怕的是,垃圾信息横行无阻,噪声太多,让真正的好内容淹没在里面,甚至会反噬微信的社交行为本身:

以我为例,我在内心会设定一个阈值,一旦某个微信好友每天发广告多达几条,我会点击选择「不看此人朋友圈」,也就是将此人制造的一切内容,从我的朋友圈信息流里彻底抹除,他再也没有了表达的可能,我和他也少了社交的触点,这就是产品本身制造的效果:微信的社交根基,被伤害了。

长期以来,分发效率之低、精准度之差,终于给了今日头条迅速崛起的空间,微信的分发机制也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当务之急,就是把合适的内容匹配到合适的人群那里。

有没有相比订阅号、朋友圈和微信群这三个入口,更能实现精准分发的方式呢?我请教了一位微信产品团队的成员,他非常肯定地跟我说,几乎没有增加新入口的可能。但很快,他的说法就打脸了。

初次增加「看一看」时,微信就是新增了第四个入口,但是,我试用过几天,很快就弃用了,无他,仍然是没有看到想看的内容,我所制造的内容,也没有借此分发出去。

无论是作为内容的消费者,还是生产者,我都不感到满意。

但这一次微信 7.0 的更新,对内容机制改动幅度之大,令我颇为震惊。倒不是增加了入口,而是增加了推荐的精准度。

「看一看」中新增了「好看」Tab

今日头条靠机器算法,给内容和消费者两端同时贴标签,来实现匹配。

微信靠的是「气味相投」、「人以群分」的人脑算法,我姑且称之为「圈层算法」。

这一次更新,微信终于算是把圈层推荐机制,推向了极致。

过去,看到一篇好文章,转发门槛其实很高,先要想转发文案,接着要思考怎么分组,实际上,转发动作已经几乎等同于背书,对于爱惜羽毛、爱惜个人品牌的群体来说,背书是极大的心理负担,这就会压抑这个群体的分享欲,反而是另一个群体,不那么在意口碑,有了狂发小广告和水文,大肆占据公共位置的便利。

这就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循环。这是微信内容分发机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今天,轻轻一点右下角的「好看」按钮,即可转发到看一看的 feed 流里,分享的步骤减少了,分享的心理负担也降低了,爱惜羽毛人群少了许多转发顾忌,优质内容也就更能冲破冷启动的次元壁,到达更多气味相投的人群视野里,这是为优质内容和优质人群之间,搭好了更精准的分发机制。

其次,“看一看”的增强,其实是让朋友圈占主导的私域闭路系统,向准公共空间迈出了极大一步,你甚至可以在 feed 流里直接通过点赞来转发这篇文章,这让「看一看」获得了类似于微博的转发机制和讨论社区,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好内容的辐射范围。

而且,我能感觉到,微信的意图是,让朋友圈回归到一个纯粹的图片分享功能,让资讯流单独成为一条河流,不再混在朋友圈里,让二者实现分流,从而优化产品体验,有助于让大家不再被花花绿绿的朋友圈晃瞎了眼。

微信在产品层面的创新,实际上在我们以为几乎停滞之后,又有了极大的跃升。

这也是微信在和今日头条的战争中,挽回局面的一场战役。内容产业的 2019,还是很有看头的。

写到这里,我大概理解了张小龙那句「我劝你善良」,在他心中,他仍然希望微信的人脑圈层分发机制,是可以做到优于机器算法机制的,只不过,在过去,他拒绝掉了机器(AI)的套路,却没有阻止人脑的套路。

这一次的 7.0 更新,张小龙能阻止人心的套路吗?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课程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反馈3个工作日内作出删除处理。